東海大學長期致力於推動雙語學伴計畫,透過結合東海雙語教育與永續發展研究資源,為國小學生提供豐富且多元的語言實踐場域。計畫自推行以來,已行之有年,廣受參與學生、家長及教育界的肯定。東海大學國際長廖敏旬表示,此計畫以英語和閩南語的數位交流為特色,不僅拓展了國小學生的語言學習體驗,還讓他們接觸到國際視野與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東海大學結合雙語教育與永續發展研究資源,為國小學生提供豐富且多元的語言實踐場域。
過去三年,該計畫動員東海台灣及國際學生已服務7所國民國小,每學期參與國小學生人數穩定在100至120人之間。透過線上課程的語言教學模式,學生們能在數位平台上進行互動學習。雙語學伴的方式打破了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這樣的學習形式更加突顯其價值與靈活性。展望未來,東海大學計畫持續為此項計畫資源設計獨特有趣的教學與活動帶給合作夥伴國小師生參與。
為進一步深化課程學習成效以及大小學伴們的情誼,東海大學於113年12月28日舉辦主題為「生命教育」的大小學伴相見歡與體驗活動,旨在讓國小學生與東海大學的台灣與外籍大學生學伴,在實體場域中進行語言與文化的沉浸式互動。此次活動內容設計豐富且多元,包括東海馬場的生態探索、靜心瑜珈課程,以及手作餅乾工作坊,透過實際體驗,將英語與閩南語的學習更加深入生活情境中,實現了語言與文化的實踐應用。
活動現場吸引近百位國小師生與家長參與,氣氛熱烈且充滿學習的熱情。此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在於參與的學伴成員不僅有來自台灣的大學生,還包括來自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他們目前在東海大學就讀。這樣的多元背景組成,不僅讓小學生們在學習英語和閩南語的過程中,能聆聽到不同的口音與表達方式,還有機會了解來自全球各地的文化故事。透過這樣的交流,孩子們的語言能力、國際視野與跨文化溝通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jpg)
活動現場吸引近百位國小師生與家長參與,氣氛熱烈且充滿學習的熱情。
活動中,小學生們在學伴的引導下,進行了一系列寓教於樂的體驗課程。東海馬場的生態探索環節,讓孩子們透過實地觀察,親近馬的生態與環境;靜心瑜珈課程則帶領孩子們體驗身心靈的平衡與舒緩;手作餅乾工作坊則結合創意與實作,讓孩子們在互動中學習英語與閩南語的生活應用,進一步深化課程的學習效果。
東海大學辦理雙語學伴計畫不僅是語言學習的實踐場域,更是一個連結文化、教育與永續發展的重要平台。期望透過線上與實體結合的教學模式,讓參與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語言與國際交流中成長,並在對永續議題的學習與實踐中,成為具備全球素養與社會責任的未來公民。 此次活動,再次展現了東海大學在雙語教育與永續發展領域的深厚實力,也為國小學生開啟了一段多元且意義深遠的學習旅程。
